三十年來,胡靈智身經百戰,無數次在火場中與死神擦肩而過,卻從不曾退縮。
「火最致命的不是火,是煙」——照明設備成救命關鍵
胡靈智說:濃煙遮蔽視線,是阻礙逃生與救援效率的主要原因,尤其在深夜或封閉空間裡,若無法快速找到出入口或同伴,極易迷失方向、延誤黃金時間。因此,具備穿透濃煙能力的夜間緊急照明設備,是每位消防員心中的救命裝備。
他提到,白光在濃煙中反而容易被反射,導致能見度降低;而暖黃色的燈光則擁有更強穿透力。在實戰中,像青暘(YUANG LIGHT)所生產的LED氣球燈就展現出極佳效能。這款由台灣在地企業研發製造的救災燈具,以360度發光的特性,搭配柔和的暖黃光線,不僅能有效照亮濃煙密布的火場,更不產生刺眼眩光,大幅提升搜救效率。
青暘的 LED氣球燈 廣泛應用於各類地震救災與醫療救援現場。在高雄氣爆、台南大地震、復興空難等重大災害中,都曾見其身影。這些燈具不只用於照明,還經常成為現場的指揮標示、逃生方向指引,甚至在野外或山難搜救中,用來協助定位搜救人員所在。
某次工廠大火,火勢延燒近3000平方公尺,易燃化學物品不斷爆炸。胡靈智果斷指揮,犧牲部分建築、守住其他工廠。在這場熬夜的戰役中,青暘氣球燈被豎立在工廠出入口與救援指揮中心,穩定供應醫療救援燈具功能。其高亮度且無眩光的特性,有效幫助現場評估傷勢、實施初步急救,發揮關鍵作用。
一次山區搜救任務中,三峽分隊利用氣球燈架設於山頂。儘管山區濃霧瀰漫,氣球燈仍可遠距顯示位置,協助隊員掌握彼此方位,快速推進搜救任務,減少迷航與誤判風險。夜間緊急照明能力在此再次展現其不可或缺的價值。
消防不只靠人,更靠團隊與裝備
胡靈智回憶,他在三重分隊初入職時,有次火場中整整站了一小時,等火勢撲滅後才驚覺自己踩在一具遺體上。這件事深深震撼了他,也讓他明白「我們救災的每一步都牽動著生命」。自此,他對救災設備的選擇更為慎重。他曾在蝴蝶谷飯店火警中單獨救出30多名受困者,但最終氣瓶耗盡,幾近窒息時,是一盞微弱的燈光指引他逃出生天。他說:「那一刻,那燈就是我的希望。」
消防員的日常,是一次次冒險與挑戰的累積。這條路上,除了技能與經驗,更需要團隊與裝備的支持。青暘主動捐贈氣球燈給各大救援單位,不僅提供了實際資源,更傳遞了善意與關懷。頂埔分隊長張豪麟也曾因緣際會走進青暘工廠,發現這款以為來自日本的氣球燈竟是本地製造,隨即申請試用,青暘更二話不說直接捐贈,展現民間力量的溫暖。
胡靈智強調,消防工作的核心從來不是個人英雄,而是團隊協作。「只有彼此信任、裝備齊全,我們才能在最危險的現場,救回更多人。」他說,青暘氣球燈就像火場中的燈塔,在黑暗與濃煙中為他們帶來方向與希望。
最終,每一場成功的地震救災、工廠滅火或醫療救援背後,都離不開這些默默支援的燈具與團隊。正如胡靈智所說:「那微弱卻穩定的燈光,是我們走下去的力量來源。」
付出不是損失,無形中,你將因為善意的循環,獲得更多。透過助人,指引你生命的方向,也許,能帶你走出人生困境,讓生命更趨精彩。
年次:1974年
現職:日本亞太災難管理聯盟國際搜救隊首席隊長、沖繩海潛店老闆
經歷:螢火蟲創意整合公司負責人、桃園市吉普車救援協會理事長、桃園市義消特搜第四分隊(鐵漢)分隊長
地位:救災超過30年,更被日本最大NGO團體「和平之風」聘請為日本亞太災難管理聯盟國際搜救隊首席隊長,是台灣第一人